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

家書快遞(5)回憶裡的蛋捲冰淇淋_王詩淳


回憶裡的蛋捲冰淇淋
文/王詩淳

    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,多少對家的定義還是有些不同的。我不會說這個不同是單薄、或是不健全,因為「家」的概念是日積月累的社會價值觀而來,核心是相同的,但形式不見得必須得「統一規格」。(怎麼好像變成支持多元成家的文章了?)

    我們的家族成員,個性上都具有較強烈的獨立性,自然而然,家人之間的相處,也就會變得比較像朋友一般。去年為了某齣戲的節目單,回到我爸那邊去翻箱倒櫃地尋找小時候的照片,可想而知,這一找下去,就陷入那種搬家前整理東西的記憶漩渦。看著那些照片,突然想起蛋捲冰淇淋。那是我小時候某個時期最愛吃的東西,我不知道是哪家的,但一定不只是麥當勞。印象中,爸媽常常買給我吃,可是我吃蛋捲冰淇淋的技術很爛,舔著舔著,那座白色的小山就愈來愈歪,然後整坨掉到地上,像漫畫中的便便一樣。有時候是坐在爸爸肩膀上吃,夏天天氣熱,吃著吃著,融化的冰淇淋變成了乳白色的水滴,滴在我爸的頭髮上。

    成長的過程中,我和我妹像是交換禮物一樣,分別跟我爸我媽住過一陣子,就算是兩個姐妹一起跟誰住,生活重心也幾乎在學校和朋友身上了。而現在家人們各自住在不同的地方,有著自己的生活。這兩次演出靖惇的作品,不管是《台北詩人》或是《屋簷下》,裡面都有一個很強烈的「全家團圓」的意念,父母對著小孩說「你為什麼都不回家」、「不回來也不會說一聲」。對我來說,家或家人,卻不是只要聚在一起、或住在一起才算數。那份心中的情感牽絆,就好像回憶裡那甜膩的蛋捲冰淇淋,永遠在陽光下閃著融化的微光,卻也永遠不會有吃完的一天。




王詩淳 飾/母親 (2014版)
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,主修表演。

近期劇場表演經歷:動見体《離家不遠》、《台北詩人》;音樂時代《隔壁親家》、《渭水春風》;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《文生.梵谷》、《約會》、《Michael Jackson--Back to 80’s》、《SMAP x SMAP—In Love with 90’s》;屏風表演班《京戲啟示錄----典藏版》、《救國株式會社》;On and IN表演工作室《公開場合的私人恐懼》、《寞日寓言》;O劇團《再見茉莉花》;沙丁龐客劇團《帽似真愛》;如果兒童劇團《捕夢的小孩》;戲盒劇團《窗明几淨》;非常林奕華《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》……等。
劇場導演經歷:O劇團《三房一廳》、2012 V-Day in Taipei《陰道獨白》(雙導演)、音樂時代《隔壁親家》南海版執行導演、天作之合《MRT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